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臺灣植物工廠的未來在太陽能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近年來台灣科技業紛紛投入同類競爭品: 植物工廠的營運,主因是看準植物工廠的設備建置利潤,卻非實質擔任科技農夫販售蔬果,這與本公司願景: 「打造台灣成無毒島,許地球一個無毒的未來」大相逕庭。

 102年4月23日的光電展中,政府積極發展植物工廠,過去台灣農業發展從水耕、設施農業的推動,奠定了植物工廠的發展基礎。近年LED光源運用在植物糧食栽培,建立「植物工廠」蔚為潮流,台廠包括億光(2393-TW)、新世紀(3383-TW)、晶電(2448-TW)、璨圓(3061-TW)皆切入不同領域的植物照明領域。不過,由於內需市場較小,使得台灣植物工廠發展受到侷限。

目前植物工廠大多採取多層式栽培,以提高單位面積之產量,因此栽培的作物以短期即可收穫、個體高度有限之葉菜為主。這些葉菜主要用作生鮮沙拉蔬菜食用。由於種類有限,銷售量也有限制,故以批發及零售配送至賣場與餐廳居多。可惜植物工廠的設備建置、維護及能源投入成本比一般土耕高出許多,一間植物工廠建置其成本約3千多萬,以百坪大的植物工廠每月的電費就需要高達約12-15萬,因此其販賣之蔬菜價格更是比一般蔬菜貴出5倍~10倍。因此有電子零組件經營植物工廠的業者就感嘆:「其實賣設備比賣蔬菜好賺」。從業者的植物工廠營收利潤得知,蔬菜僅佔3成,另外7成都是設備的利潤,畢竟販賣蔬菜除了有高設備、高能源成本之外,還有其他如配送、人事、行銷等成本,因此利潤真的有限。

           

由於植物工廠面臨高經濟成本與跨領域整合困難兩大課題,工研院與台灣植物工廠產業推動協會率先於2012年合作開辦先進溫室與植物工程培訓;經濟部亦積極投入農業科技創新研發及產業化,欲開發具節能、節水、高產值、智慧化等特色之先進溫室與植物工程技術,以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。本公司所鑽研的氣耕設施農法即是針對上述需求所作的努力。氣耕栽培是目前在農業生產與研究上,最具有開發潛力與前景的技術,是以前任何一種栽培模式所不能比擬的,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的品質與數量,同時卻大大減少人力、肥料、水份及農藥的投入,特別是「氣耕智能溫室」具有更低的電能消耗量,是未來溫室栽培的一個主要發展項目與高效科技農業技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近月來陸續有太陽能業者上門提及太陽能鋼構溫室,也就是在生產蔬果的溫室上多做了鐵架,裝上太陽能板,太陽能板吸收了部分光源進行發電,而溫室上部藉由無裝面板處得到陽光,依然可以種植半遮蔭低光照需求的作物。可惜太陽能鋼構溫室的建置成本高,非一般農民所能負擔。加上繁複的安裝手續常讓消費者聞之卻步,如果太陽能的成本與市電接近,或許太陽能溫室有一天就真的出現在你我身邊了。






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

「有機」已經變成宗教了嗎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「有機」已經變成一種奇怪的宗教了。市面上大部分的商品,都愛標榜是天然、無化學成分、無毒。而在農產品部分,彷彿只要註明是有機的,售價就可以隨便加個至少5成。當然,這些號稱有機的農產品還會強調,耕作時施灑的都是有機肥料。


植物生長需要許多種營養元素,其中氮(N)、磷(P)、鉀(K)是最重要的三大元素。但在19世紀中葉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發現這個秘密前,人類只知道植物需要施肥,但究竟是哪些肥、其中化學元素為何?大家也不是很清楚,農家只知道可利用各種生物的有機物質製作所謂的「堆肥」。早期台灣農家也有製作堆肥的習慣。通常農家會將化糞池設在廁所或豬舍旁,家人的屎尿與豬的糞便就一起集中在化糞池內發酵,2、3個月後就能拿來當作施灑菜園的水肥。而在發酵的過程中,也可加入各種菜渣、果皮或各種植物殘骸(如稻桿)。堆肥看起來很天然,也花不了什麼錢,但它的問題在於:很臭,有夠臭,臭到讓人想翻臉。其次,跟化學肥料相比,堆肥的肥效差了一大截。所以化肥自日治時期引進後,台灣農民就逐步使用化肥。

不過,化肥雖然好用,但農民來說,化肥得花錢購買。所以大家都算得非常精,能省則省,錢盡量將錢花在刀口上。農民會依據作物的種類與不同的生長時期,有時花錢買化肥、有時則照舊使用堆肥。 戰後初期台灣經濟凋零,政府為發展經濟,因此大力鼓吹農業增產。農業增產,當然得需要充分的肥料供應。但當時台灣的肥料工業並不發達,多數仰賴進口,供應不足,價格也高,政府只好鼓勵農民多製作堆肥,彌補化肥的不足。當時農復會以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、糧食局因此共同補助農家修建「堆肥舍」,希望農家能充分利用各項資源製作堆肥,促進農業增產。獲取補助的農戶,當堆肥社竣工時,則需掛上印有編號的牌子,以資識別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從1970年代開始,一方面農家經濟狀況改善許多,另一方面台灣的化肥產能增加,大部分的農家就不再使用堆肥。不過,某些農民還是非常節儉,三不五時會向豬場、雞場索取免費的糞便,當作肥料使用。倘若你有機會多去雲嘉南的農業區繞繞,就會聞到陣陣撲鼻的堆肥味了。但大家一窩蜂崇拜所謂的「天然有機肥」時,可能還真得好好思考一下:豬雞糞便不免有重金屬殘留,這種有機肥真的好嗎?而市面上販售的有機肥都經工廠處理過,這還叫做「天然」嗎?

有機農產品業者爆料,國內有機產品認證的把關根本「不嚴」,從土地的隔離、水源、肥料、認證機制,都有非常多的漏洞,每一個環節確實都有爆發問題的可能。目前國內一年有機農產品的產值約30億元,某大型有機農產品業者指出,台灣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6000公頃,但可種植面積達81萬公頃,現在開發面積僅7.4%,有機產品的認證數目其實還不算氾濫,問題在認證把關的過程相當鬆散,讓許多號稱「有機」的產品其實「不有機」。

業者指出,目前農委會授權的合法CAS標章有機認證單位,包括中央畜產會、中興大學、成功大學、慈心等共10幾個。可是這些機構就和食品GMP認證一樣,一年只到現場抽驗2次,次數根本不夠。有機產品生產流程,充滿太多汙染的管道,所謂有機產品,就是不能有農藥與重金屬殘留。但他質疑,台灣有機產品認證規定,有機田地與非有機田的隔離帶卻只需6公尺,「請問這樣夠嗎?」現在噴灑農藥都採動力噴射,用小發財車沿路噴,只要風一大,很容易就汙染到旁邊的有機農田。

第二是「有機轉型」的灰色地帶漏洞。業者說,從非有機農地轉成有機農地,中間轉型期約2至3年,種出來的農產品才可以說沒有農藥殘留。「但是,這部分有規範嗎?」事實上,很多轉型期生產的農產品,早都已經打著有機招牌在賣,這能說是安全的有機產品嗎?

此外,有機產品需要用有機肥料施肥,但許多有機業者都偷偷用化學肥料,也就是如硫酸氨、尿素,這些石油產品附加物生產的肥料,很難被檢出。也有許多小農為節省經費,拿雞糞當有機肥,但雞糞內含抗生素,很容易就產生病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而就算完全沒有被農藥汙染,但如果水源不乾淨也沒用?業者指出,像台南北門、雲林口湖的地下水源,都檢測出有重金屬的砷汙染,但當地的有機小農都是抽低於警戒線的地下水灌溉,安全令人憂慮。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認為台灣有機農產品早已不有機,未來恐爆發有機風暴,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,「徐先生主張要照顧小農,但這種講法反而對很多辛勤的小農造成傷害」;陳也在立委追問下坦承,「台灣茶協會」、「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」兩家有機驗證機構因抽查遭發現違規,已遭撤銷驗證登記。


陳保基強調,如果經過認證為有機,絕對禁得起考驗。但為何有兩家有機認證機構遭停權?陳坦承因執行上有漏洞,例如執行認證都通過了,但農委會到市面抽查發現產品違規,該兩家(台灣茶協會、國際美育基金會) 未做好把關工作。徐重仁表示,他並不是要引起消費者恐慌,有機很好,但並不是有機以外的食物就不好,只要是在符合安全基準下產生的食物,就是消費者最安心的選擇。他指出,完善的有機食物機制必須仰賴政府、廠商、消費者共同努力,政府要制定出一套嚴格審核標準,廠商要加強控管,秉持誠信正派經營;至於消費者,如果對有機、無毒、非基因改造有正確的認識,就能選擇最符合所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