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臺灣植物工廠的未來在太陽能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近年來台灣科技業紛紛投入同類競爭品: 植物工廠的營運,主因是看準植物工廠的設備建置利潤,卻非實質擔任科技農夫販售蔬果,這與本公司願景: 「打造台灣成無毒島,許地球一個無毒的未來」大相逕庭。

 102年4月23日的光電展中,政府積極發展植物工廠,過去台灣農業發展從水耕、設施農業的推動,奠定了植物工廠的發展基礎。近年LED光源運用在植物糧食栽培,建立「植物工廠」蔚為潮流,台廠包括億光(2393-TW)、新世紀(3383-TW)、晶電(2448-TW)、璨圓(3061-TW)皆切入不同領域的植物照明領域。不過,由於內需市場較小,使得台灣植物工廠發展受到侷限。

目前植物工廠大多採取多層式栽培,以提高單位面積之產量,因此栽培的作物以短期即可收穫、個體高度有限之葉菜為主。這些葉菜主要用作生鮮沙拉蔬菜食用。由於種類有限,銷售量也有限制,故以批發及零售配送至賣場與餐廳居多。可惜植物工廠的設備建置、維護及能源投入成本比一般土耕高出許多,一間植物工廠建置其成本約3千多萬,以百坪大的植物工廠每月的電費就需要高達約12-15萬,因此其販賣之蔬菜價格更是比一般蔬菜貴出5倍~10倍。因此有電子零組件經營植物工廠的業者就感嘆:「其實賣設備比賣蔬菜好賺」。從業者的植物工廠營收利潤得知,蔬菜僅佔3成,另外7成都是設備的利潤,畢竟販賣蔬菜除了有高設備、高能源成本之外,還有其他如配送、人事、行銷等成本,因此利潤真的有限。

           

由於植物工廠面臨高經濟成本與跨領域整合困難兩大課題,工研院與台灣植物工廠產業推動協會率先於2012年合作開辦先進溫室與植物工程培訓;經濟部亦積極投入農業科技創新研發及產業化,欲開發具節能、節水、高產值、智慧化等特色之先進溫室與植物工程技術,以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。本公司所鑽研的氣耕設施農法即是針對上述需求所作的努力。氣耕栽培是目前在農業生產與研究上,最具有開發潛力與前景的技術,是以前任何一種栽培模式所不能比擬的,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的品質與數量,同時卻大大減少人力、肥料、水份及農藥的投入,特別是「氣耕智能溫室」具有更低的電能消耗量,是未來溫室栽培的一個主要發展項目與高效科技農業技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近月來陸續有太陽能業者上門提及太陽能鋼構溫室,也就是在生產蔬果的溫室上多做了鐵架,裝上太陽能板,太陽能板吸收了部分光源進行發電,而溫室上部藉由無裝面板處得到陽光,依然可以種植半遮蔭低光照需求的作物。可惜太陽能鋼構溫室的建置成本高,非一般農民所能負擔。加上繁複的安裝手續常讓消費者聞之卻步,如果太陽能的成本與市電接近,或許太陽能溫室有一天就真的出現在你我身邊了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